武漢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歐陽靜萍教授和博士生吳勇等課題組的一項研究首次揭示,中藥黃芪對糖尿病患者具有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中2型糖尿病約佔糖尿病總數的90%~95%。由於老年人口增加、肥胖和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普遍化,2 型糖尿病正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慢性病,還因其高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成為繼癌症和心腦血管病之後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因此,加強糖尿病的有效防治尤為迫切。

中藥黃芪來源於豆科植物蒙古黃芪及膜莢黃芪的乾燥根,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其性微溫、味甘,具有益氣、固表、利尿等功效。黃芪多糖是從中藥黃芪中提取出來的有較強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化合物。

歐陽靜萍教授和博士生吳勇的這項國家自然基金研究項目,通過建立遺傳性糖尿病小鼠等四種不同的動物模型,經口服或腹腔注射黃芪多糖,治療後體重、血糖和胰島素抵抗指數均降低,還能改善糖耐量異常,減少腹部脂肪,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但不影響胰島素分泌。說明中藥黃芪抗高血糖的作用不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或釋放,而是通過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來介導的,即通過影響受體後信號轉導來發揮作用的。

歐陽靜萍教授介紹,中藥黃芪可通過增加糖原合成芪活性、胰島素受體底物活性、蛋白激芪B和蛋白激芪C活性,使骨骼肌細胞心肌組織葡萄糖轉運蛋白水平增加,使糖原合成芪活性增加而發揮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005-8-24/GY-446619.htm



2005-8-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chanhk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