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
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
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
要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皮肤病常发生在皮肤表面,引起皮肤病的直接因素包括内、外两种因素。外因包括物理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
侵袭(可致病的动物类有疥虫、毛虫、隐翅虫、螨虫等,植物类有漆树、荨麻等,微生物类有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等);内因包括饮食、代谢障碍、内分泌紊
乱、精神和遗传因素。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一、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
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
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
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
: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
: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
: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
基底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
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
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二、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
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三、皮下组织
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皮下组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
    四、附属器
    1.汗腺:
    (1).小汗腺:即一般所说的汗腺。位于皮下组织的真皮网状层。除唇部、龟头、包皮内面和阴蒂外,分布全身。而以掌、跖、腋窝、腹股沟等处较多。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2).大汗腺:主要位于腋窝、乳晕、脐窝、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青春期后分泌旺盛,其分泌物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殊臭味,是臭汗症的原因之一。

    2.皮脂腺:位于真皮内,靠近毛囊。除掌、跖外,分布全身,以头皮、面部、胸部、肩胛间和阴阜等处较多。唇部、乳头、龟头、小阴唇等处的
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其余开口于毛囊上1/3处。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皮肤干燥,青春期以后分泌旺盛。
    3.毛
发:分长毛,短毛和毫毛三种。毛发在皮肤表面以上的部分称为毛干,在毛囊内部分称为毛根,毛根下段膨大的部分称为毛球,突入毛球底部的部分称为毛乳头。毛
乳头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以维持毛发的营养和生成,如发生萎缩,则发生毛发脱落。毛发呈周期性地生长与休止,但全部毛发并不处在同一周期,故人体的头发是
随时脱落和生长的。不同类型毛发的周期长短不一,头发的生长期约为5~7年,接着进入退行期,约为2~4周,再进入休止期,约为数个月,最后毛发脱落。此
后再过度到新的生长期,长出新发。故平时洗头或梳发时,发现有少量头发脱落,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4.甲:可分为甲板和甲根两部分,露出部分为甲板,近端半月形白色区称为甲半月,被皮肤覆盖的部分为甲根。甲板深面是甲床,相当于棘细胞层和基底层。甲床的最后部分为甲母,是甲的发生区。围绕甲板两侧和后部的皮肤皱褶,称为甲襞。指甲的生长速度比趾甲快。

    五、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1.血管:表皮无血管。动脉进入皮下组织后分支,上行至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形成深部血管网,给毛乳头、汗腺、神经和肌肉供给营养。
    2.淋巴管:起于真皮乳头层内的毛细淋巴管盲端,沿血管走行,在浅部和深部血管网处形成淋巴管网,逐渐汇合成较粗的淋巴管,流入所属的淋巴结。淋巴管是辅助循环系统,可阻止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
    3.神经: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种。
    
(1).感觉神经:来自脊神经和脑神经,为有髓神经,其末端失去髓鞘,成为游离神经末梢,接受各种刺激。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传导的速度与神经的直径成正
比,不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其传导亦与此有关,如直径大于10微米,神经传导为30~60米/秒。对触觉,压觉等机械性刺激传导较好;中等直径的神经纤
维,传导速度为10~20米/秒,对温度刺激传导较好;直径小于5微米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为1~2米/秒,与痛觉和痒觉和传导有关。
    (2).运动神经:来自植物神经系统,为无髓神经,分布于皮肤的血管、平滑肌和汗腺中,并调节其功能。
    4.肌肉:皮肤的肌肉除少数横纹肌外,主要为平滑肌。平滑肌中,主要是立毛肌,收缩时毛发竖立,对皮脂排出等起着重要作用。阴囊和乳晕的肌肉,均为平滑肌,血管壁、汗腺周围也为平滑肌,面部表情肌为横纹肌。


第二节 皮肤的功能


    皮肤的功能主要是参与整个人体的平衡及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一、保护作用 
皮肤覆盖在人体的表面,表皮坚韧柔软,真皮富有弹性,皮下组织具有软垫作用,故能缓冲机械性的冲击。角质层和透明层能抵抗轻度酸、碱的刺激和阻止水溶液、细菌的侵入。角蛋白和黑色素能将大部分日光折射,并能吸收紫外线光谱,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日光的损伤。
    二、感觉作用 
皮肤内有大量感觉神经末梢,能接受外界刺激,能通过神经传导和大脑皮层的分析,产生冷、热、触、压、痛、痒等感觉。
    三、调节体温作用
皮肤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保持体温的恒定。外界气温降低时,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减少,以防止体内热量外散;外界气温升高时,血管扩张,汗液分泌增多(每蒸发1毫升汗液需0.5千卡热量),以利散热。此外,体表周围空气的对流和传导作用,对体温的调节也有一定意义。
    四、分泌和排泄作用
    1.
汗液的分泌: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平时成人不显性发汗每24小时可达500毫升左右,当气温升高、精神紧张或焦虑恐慌时可立即引起发汗,大量发汗可使钠、
钾排出,造成电解质紊乱。在肾功能不全时,发汗量可相应地增加,以协助排泄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汗液呈酸性反应,其中水分占99%以上,其他为钠、钾、氯、
乳酸、尿素等。
    2.皮脂的排泄:皮脂的排泄不受神经的控制,皮脂呈酸性反应,含有脂肪酸、胆固醇等。皮脂在皮脂腺内积聚,到一定程度时,
导管内压力增加,使皮脂从毛囊口排出到体表,与汗液和体表水分形成一层乳化膜,当头皮皮脂排泄过多时,越用热水和肥皂洗头,皮脂排泄也就越多。此外,乳化
膜还能使皮肤柔润,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透入,并可中和碱性物质,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五、吸收作用
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入角质层细胞,再经表皮其他各层到达真皮而被吸收;此外,尚可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吸收程
度与角质层厚度、单位面积内皮肤附属器数量、皮肤含水量以及药物的剂型和浓度有关。如掌、跖部角质层较厚,吸收作用就较差;耳后角质层较薄且附属器数量较
多,吸收就较强;皮肤被水浸软后吸收作用也就强。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脂溶性物质如维生素A、D、K及酚类化合物、激素等则较易被吸收。
    六、代谢作用
皮肤除储藏着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外,还有蛋白质、糖、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参与整个人体的代谢,所以,当人体的代谢发生障碍时,可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导致某些皮肤病的发生。反之,皮肤的代谢发生障碍时,也会影响到整个机体的代谢平衡。

    1.水分:皮肤是身体储藏水分的重要器官,约占人体水分的18%--20%。在皮肤有炎症时,一般可引起钠和水的增加,因而会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对疾病有一定好处。
    2.脂肪:脂肪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在营养缺乏时,可氧化产生必需的能量,表皮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能转化为维生素D3。
    3.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对表皮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角质层含有丰富的角蛋白,如因患病大量脱落时,则蛋白质也大量丢失。
    4.
糖原:糖原在正常表皮细胞中含量较少,但患银屑病时,细胞分裂加速,糖原也增加。表皮中葡萄糖含量相当于血浆中含量的2/3左右。糖尿病患者皮肤中葡萄含
量增加,易发生化脓性和真菌性感染,如疖、体癣、念珠菌病等。在表皮中,糖分解成乳酸,这对皮肤的酸性反应起一定的作用。
    5.维生素:维生素的代谢与皮肤的关系也很密切,维生素缺乏时,往往首先在皮肤上发生变化,如维生素A缺乏时,可产生角化过度。


第二章 皮肤科用药及皮肤病防治基本知识


    
皮肤科用药包括外用和内服两个途径,但外用药物在皮肤病预防和治疗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直接接触到皮肤的损害部位而发挥各种作用,局部药物浓度高,
效果明显,也可避免口服药的体内代谢过程所产生的某些不良反应。由于外用药物需要透过皮肤吸收后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药物的经皮吸收也遵循药物吸收的一般
规律,但在经皮吸收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与口服药物存在一定的差别。


第一节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人体的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药物涂擦到皮肤表面必须透过皮肤组织,进而到达血管和淋巴管才能发挥治疗作用,这种过程称为"经皮吸收"。经皮吸收主
要能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三个结构进行。通过角质层屏障的途径有二:一是穿透细胞膜吸收,二是通过角质细胞间隙吸收。少量药物也经过毛囊、皮脂腺
和汗腺渗入。
    一、影响皮肤吸收的生理因素
    1.年龄与性别:新生儿与成人的皮肤通透性几乎相同,但早产儿的皮肤通透性比足
月新生儿和成人皮肤大10倍。另外新生儿药物透皮吸收的增加与新生儿体表面积和体重比例有关,伴随体重增加,体表面积也在增加,每单位体重的相对体表面积
新生儿比成人快7倍。因此,在相同部位皮肤表面涂擦同一药物时,由于药物吸收后体内组织的药物浓度在婴幼儿比成人要高,导致全身中毒的危险性亦要比成人大
得多,因而婴幼儿更应注意药物的用量。另外,男、女性别之间的皮肝吸收无差异。
    2.身体部位:人体各部位的皮肤通透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
阴囊皮肤的通透性最大,面部、前额和手背比躯干、前臂和小腿的吸收好,四肢屈侧比伸侧好,掌拓部吸收最差。这主要与皮肤角质层的厚薄和毛囊皮脂腺的多少有
关。例如掌拓部的角质层最厚,皮脂腺最少,因而屏障最大,相应透过的药物就会减少。
    3.皮肤水合程度:皮肤的角质层可被水合,所谓水合就
是角质细胞与水分亲合,跟水分结合后使细胞体积膨大,角质层肿胀疏松。这是因为角质细胞膜实际上是一层半透性渗透膜,当含水量增加时,膜孔直径增大,组织
紧密性降低,形成孔隙,使药物的渗透吸收增加。皮肤的水合程度决定了皮肤的柔软性,水合程度好使皮肤柔嫩细腻。一些药物或封包(即用塑料薄膜,胶布包裹皮
肤)可显著地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加到50%,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
    二、影响皮肤吸收的病理因素
    1.皮肤损伤:由于机械、物理、化学创伤等损伤,破坏了皮肤结构,不同程度地损伤了角质层的屏障作用,致使吸收的途径敞开,对药物的吸收明显增加。

    2.炎症:皮肤发生炎症时血流加快,经表皮吸收到真皮的药物很快被血液带走,使表皮与深层组织间的药物浓度差距加大,促使药物更易透入。
    三、影响皮肤吸收的物理因素
    1.温度:外界温度升高时皮肤的吸收能力增加,这是由于温度增加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使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速度加快所致。
    2.湿度:外界湿度低,角质层内水分降到10%以下时则角质层吸收水分能力明显增加。但当外界湿度升高时,由于角质层内外水分的浓度差减少而影响了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因此随之对其他物质的吸收能力也相应降低。
    3.
皮肤渗透促进剂(即透皮促进剂):透皮促进剂作用于皮肤上时,可改变皮肤渗透率,提高药物的溶解和扩散程度,使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在外用药剂中加入透皮促
进剂可明显增加药物的释放、渗透和吸收。迄今已发现的透皮促进剂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非极性、极性、表面活性三大类。常用的品种为二甲基亚砜(DM-SO)和
氮酮(Azone)。前者是一种溶剂,能溶解多种药物,又被称为"万能溶媒",它不但可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而促进吸收,同时尚可延长药物在角质层的贮
存时间以增强药效。氮酮可使皮肤角质层中的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进而使细胞中脂质包层开裂,促使药物易于通过。
    四、影响皮肤吸收的药剂因素
    1.药物浓度:一般规律为药物浓度越高,经过皮肤吸收愈多,但也有少数药物浓度过高使角蛋白凝固,反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例如酚在低浓度时皮肤吸收良好,而在高浓度时吸收不良并损伤皮肤。
    2.药物剂型:剂型对药物吸收有明显的影响。粉剂、水剂很难被吸收。软膏或硬膏剂较易被吸收。有机溶媒(乙醇,乙醚,丙酮等)可增加一些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吸收。
    3.
药物性质:一般脂溶性药物较水溶性药物易于穿透皮肤,如挥发油、苯酚、水杨酸、性激素、脂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有另一论点认为皮肤的细胞膜是
类脂性的,非极性较强,而组织液又是极性的,故既具有一定脂溶性并兼有适当水溶性的药物对皮肤的穿透力最大。例如有机磷农药兼具水溶和脂溶的特性,很易吸
收而造成中毒。如药物在脂、水中都难于溶解的则很难透过皮肤被吸收,非常亲油的药物只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
    4.药物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越易透过皮肤细胞间隙而被吸收。


第二节 皮肤科用药的选择与应用


    皮肤科用药包括外用和内服两种途径,外用药是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
    一、皮肤病的用药原则
    1.
针对症状和引起的病因选用药物,如皮肤化脓性感染应选用消毒防腐药或抗生素(俗称消炎药)治疗;皮肤浅表性真菌(俗称霉菌)感染选用抗表浅性真菌药治疗;
皮肤寄生虫感染(如疥虫,螨虫,阴虱)选用杀虫药处理;皮肤病毒性感染应选用抗病毒药;皮肤过度角质增生可选用角质剥脱药处理;如皮肤瘙痒时可选用局部麻
醉药或清凉剂治疗。
    2.有些皮肤病的发生与病情发展与人的整体生理机能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应从整体着手,配合口服给药。
    3.急性期皮损不能用刺激性药物,涂药时避免用力摩擦,以减少刺激。

    4.肿胀明显或有渗液的皮损可采用湿敷的方法,使之收敛,减少渗出。湿敷间歇期用糊膏,不用油膏或洗剂。1
次湿敷面积不得超过体表总面积的1/3,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单纯红肿、无渗液的皮损不能用油膏,可用洗剂、粉剂或糊剂。

    6.慢性皮损皮肤浸润肥厚、苔藓化、角化或皲裂,适宜使用油膏或加用角质剥脱剂。

    7.皮损并发感染时,应先治疗炎症,待感染控制后再治疗皮肤病。炎症期不能使用刺激性的外用药。

    8.选择外用药宜从低浓度开始,并在小面积使用。表皮剥脱或有溃破的皮损,药物容易被吸收,因此,用药后要注意局部及全身反应,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慎用。
    9.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致敏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10.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用药也有所不同。婴幼儿、女性面部皮肤娇嫩,用药后容易被吸收,也容易受到刺激,应选用浓度低、刺激性小的药物。面部及暴露部位不使用引起色素沉着的药物,以免影响美观。

    二、皮肤病的用药选择
    1.药物选择:要弄清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皮肤科的药和种类很多,性质和作用各异,主要有清洁药、温和保护药、局部麻醉药、止痒药、消毒防腐药、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杀虫药、收敛药、角质生成药、角质剥脱药、腐蚀药、刺激药等。
    2.
剂型选择:皮肤科用药,除必须掌握药物性质外,还应注意到浓度和剂型。例如水杨酸,浓度为1%~2%时有促进角质生成作用,5%时有角质剥脱作用,而
10%以上时则有腐蚀作用。又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可收到显著疗效,若用软膏剂反可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也不宜采用粉剂。对急性无渗出性糜
烂则宜用粉剂、霜剂和软膏剂等。
    3.浓度选择:使用外用药时也应注意全身和患病的局部情况,较幼嫩皮肤处用药浓度宜稍低,待观察耐受情况
后再酌增减浓度。皮肤病急性期用药宜平和,以免造成刺激;而慢性期用药宜加强,以争取早日痊愈,缩短治疗时间。另皮损面积过大时,用药浓度应慎重,必要时
先局部试用,以防过敏。
    4.给药方法:要认真、详细地阅读药品说明书,如创面必须先于清洗后再用药,如应用粉剂或洗剂一日应涂擦数次,避免因用法不当而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第三节 皮肤病的预防


    皮肤病是常见病,预防十分重要,对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皮肤病的预防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护皮肤完整,避免损伤,对已发生的微小损伤应及时处理,以防继发感染;
    2.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刺激;
    3.加强体育锻练,提高抵抗力,改善皮肤营养状况;
    4.对已发生的皮肤病,应予及时妥善治疗,早日消除病因,控制病程,缓解症状;
    5.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

    6.注意饮食平衡及各种维生素的适量补充;
    7.减少辛辣等刺激性食品的摄入量,戒烟戒酒;
    8.过敏体质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9.避免蚊虫叮咬,野外活动时注意个人防护;
    10.避免烈日暴晒皮肤。


第三章 皮肤病概览


第一节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粘膜病变。病毒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皮肤损害,亦可引起皮肤变态性发疹。由于病毒种类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各有差异。
    病毒是目前所知体积最小,但危害性最大的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种类很多。依其核酸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即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与核糖核酸(RNA)病毒。依据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大致可将病毒性皮肤病分为三型:
    (1).疱疹型:皮疹以水疱为主,常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疱疹样湿疹、水痘、继发痘、种痘样湿疹等疾病。
    (2).新生物型:皮疹呈疣状。常见于各种疣类疾病,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
    (3).红斑发疹型:皮疹以红斑为主,常见于传染性红斑、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疾病。
    1、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DNA病毒)所致的皮肤病,中医称为"热疮"、"火燎疮",多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唇、口周、鼻孔附近及外阴处,亦可见于颜面、口腔及眼部。本病为自限性皮肤病,约1-2周即可自愈。
    2、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串腰龙",俗称"蜘蛛疮"、"蛇丹"。
    因其具有亲神经性,带状疱疹在急性期可引起神经炎和神经节炎,故40岁以上患者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痛。老年患者神经痛更为严重、持久。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是抗病毒、消炎、止痛、保护局部和缩短病程。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具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主要好发于儿童,以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水疱且伴有轻度全身症状为特征。
    
水痘与带状疱疹均由同一病毒引起。此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造成流行。其传染性很强,从发病前一
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但也有人被感染后并不呈现临床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被忽视。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复发者极少。
    4、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肤病,具有自身接种特性,其特点为在皮肤上发生蜡样光泽的小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样软疣小体。本病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
致。本症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自身接种。往往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中被传染,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染,故近来被国际上列入性传播疾病。
    本病具有传染性,早期治疗可减少病人痛苦,目前既经济又有疗效的治疗方法是,局部消毒后取出疣体,然后用2-10%碘酊外搽。
    5、疣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共有4类。
    (1).寻常疣:中医称为"千日疮",民间俗称"刺瘊"、"瘊子"。
    (2).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时期,大多骤然出现,为米粒至黄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
    (3).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外伤和磨擦可为其发病的诱因,足部多汗与跖疣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4).尖锐湿疣:性病的一种,传染性较强,可通过性行为传染至对方。
好发于外生殖器、肛门附近皮肤粘膜湿润处,如男性龟头、包皮内板、女性外阴、宫颈、阴道、尿道口等,在包皮过长或白带多者更易促使发病,初为粟粒大淡红色
赘生物,后渐增大,数目增多,柔软,可呈乳头状,蕈状、菜花状突起,大的疣易继发感染、糜烂、化脓、出血、恶臭味,自觉瘙痒或疼痛,妇女在妊娠期增长更
快,可能与女性激素增多有关,生殖器的疣少数可转变成鳞状细胞癌、原位癌等。
    疣病,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不定期有癌变的可能性。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疣的治疗已不困难,目前最有效方法是:用超高频美容仪、激光、冷冻等多种方法治疗,辅以抗病毒、抗癌等药物。
    6、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引起的一种在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儿童。本病是由肠病毒引起,通过口腔由人传播到人而发病。
    本病有自限性,故只需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擦拭或漱口防止继发感染。四肢、躯干部皮损可用炉甘石洗剂干燥止痒,收敛,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吗啉胍(病毒灵)等。
    中医疗法对本病的痊愈有很大帮助。常用中药有生地、木通、淡竹叶、霍香、佩兰、板蓝根、大青叶、莲子心、白茅根、天花粉、生石膏、双花、连翘等。
    7、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红色斑丘疹、枕骨后、颈、耳后的淋巴结肿大,伴低热等轻微全身症状为
其特征。本病是由风疹病毒(RNA病毒)引起的,以蚊、蜱等为媒介而传染,仅在人及猴身上致病。早期患者的血液及咽喉部分泌物可分离出病毒。
    治疗应以对症为主,须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食物。由于孕妇感染此病有致畸可能,故应注意隔离,防止传染此病。

    用中药治疗本病,既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又能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疗效。常用中药有: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衣、银花、赤芍、蒲公英、地丁、板蓝根、大青叶、荆芥、防风、半枝莲、鱼腥草等。


第二节 细菌性皮肤病


    
细菌性皮肤病可分为球菌性皮肤病和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是由化脓性球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简称脓皮病。由于菌种
有其毒力强弱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常见的脓皮病有脓疱疮、深脓疱疮、毛囊炎、疖、痈、丹毒以及蜂窝织炎等。
    健康人的皮肤PH4.2-5.6呈酸性,它对寄生于皮肤表面的各种细菌、真菌生长很不利,因而可防止这些细菌侵入机体,所以尽管正常
人的皮肤表面常附着许多细菌,但并不发病。脓皮病的发生不仅与细菌的数目和毒力有关,还决定于人体的抗病力,当全身健康情况不良或有其他疾病,或机体免疫
能力减退时,就易发生脓皮病和反复出现皮肤感染。另外,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时,也容易发生脓皮病。
    1、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浅表的脓疱和脓痂,接触传染,蔓延传染迅速,多发生于夏秋季和暴露部位,容易在儿童集体中流行。
    
脓疱疮为皮肤科常见病,具有传染性,易在儿童中广泛流行。故提倡早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一般不需内服药。可用于治疗脓疱疮的中草药有:银花、连
翘、蒲公英、地丁、天葵子、紫草、野菊花、苦参、大黄、龙胆草、马齿苋、五倍子、土茯苓、黄芩、生薏仁、牛蒡子、白癣皮、地肤子等。患者应注意个人及环境
卫生,消毒所有的衣物及用品,防止疾病蔓延。
    2、毛囊炎
    毛囊炎主要是指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整个毛囊,包括毛囊口、深部及周围的化脓性炎症皮肤病。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应用激素、糖尿病患者,或者皮肤卫生差、搔抓等可诱发本病。
    毛囊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他还有链球菌、霉菌等。毛囊口创伤或磨擦、潮湿多汗、不清洁、外伤、虫咬、化学品的局部刺激等均可引发本病。
    3、疖
    疖是化脓菌(葡萄球菌为主)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单个损害称为疖,多发而反复发作者称为疖病。
    
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白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和毛囊周围所致。皮肤擦伤、糜烂等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皮脂腺分泌旺盛者也易发生疖肿。高
热、潮湿、多汗、皮肤不洁常为本病的发病因素。身体抵抗力降低、体弱多病、糖尿病、慢性肾炎、贫血、营养不良、免疫缺陷、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
制剂等也有继发本病的倾向。
    疖为临床常见病,经济实效性治疗可参考脓疱疮,但如果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就考虑是否有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本病以外用抗生素为主进行治疗。
    4、痈
    
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急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亦可累及其周围和下部结缔组织包括脂肪组织,形成较明显的疼痛、红肿硬块。常见于身体比
较衰弱的患者。男性、中年和老年人多见。营养不良、心脏病、肾病、肝病、糖尿病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易患本病。
    痈早期治疗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溃脓期主张切开引流,收口期可用生肌散外敷,可促进伤口愈合。病人应注意增加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机机体免疫力。
    5、丹毒
    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炎症。病原菌大多经过皮肤粘膜的细微损伤处侵入组织引起感染,其特点为局部红肿热痛,且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丹毒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足癣、小腿溃疡、外伤、鼻部炎症、抠鼻、掏耳等常成为丹毒的诱因。其他如营养不良、肾性水肿、丙种球蛋白减少、糖尿病等,均易伴发本病。
    因发病部位的不同,中医对本病的命名亦有不同: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发于躯干者称"丹毒",发于胫踝称"流火",发于小腿者称"腿游风",新生儿丹毒称为"赤游丹"。
    
丹毒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西药青霉素为首药物,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大环内酯类药物。小儿可服红霉素片、罗红霉素片等。中草药如牛蒡
子、僵蚕、山栀、黄芩、黄连、板蓝根、连翘、赤芍、丹皮、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牛膝、苦参、元胡等,可根据不同症型酌情选药。无论是西医还是
中医,都主张早期治疗,及时去除病因。丹毒患者应坚持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兼有足癣的,应彻底治疗足癣,以防丹毒复发。颜面丹毒患者应避免挖鼻
孔、搔抓耳部等不良习惯。
    6、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一种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亚急性、慢性化脓性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疾病,皮损多呈弥漫性,病变范围较大,较深。
    病原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由外界侵入皮下组织所致。化学物质、异物刺激、创伤、溃疡等也可继发本病,患有淋巴管性、肾性或其他水肿的患者中,更易发生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治疗可参照痈的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注意休息,患肢应减少运动。
    7、皮肤结核病
    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致的慢性皮肤病。常继发于肺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或其他器官的结核之后,亦可直接侵犯皮肤而发病。
    外部感染: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接触结核杆菌或含有结核杆菌的排泄物如痰、尿、粪、用具等而致病;
    内部感染:患者有其他器官或组织的结核病灶,当免疫力低下时,病灶内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淋巴系统或邻近结核病灶直接传播到皮肤和粘膜所致,或由呼吸道、肠道等将结核菌排至口腔及肛门附近皮肤或粘膜而发病。
    
皮肤结核病目前在边远地区或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发病率较高,除发病时注意及时应用抗结核药治疗外,还需注意补充营养,食高蛋白、精蛋白饮食及富含维生素类的
蔬菜和水果等。对渗液的皮损要注意及时处理,勿使其侵犯正常皮肤。正常人不要接触皮肤结核患者的伤口,尤其是皮肤有破损时,应保护好破损区,防止结核菌或
其他病原菌的侵入。
    8、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据估计全世界现有麻风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病因及发病机理: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
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稍、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粘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
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精
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如果发病,大多是不知不
觉的。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
    预防: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
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
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治疗:化学药物氨苯矾(DDS)、氯苯吩嗪(B633)、利福平(RFP)等,亦可同时进行免疫治疗。


第三节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是指真菌仅侵犯表面的角质层、毛发表面和甲板。主要指皮肤癣菌病,
包括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花斑癣、掌黑癣、红癣、腋毛癣等。深部真菌病是指真菌侵犯内脏器官、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皮肤深层和粘膜等。主要包
括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等。
    1、头癣
    头癣是指真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
主反应性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其致病菌在我国最常见到的主要是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紫色毛癣
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及石膏样毛癣菌等。依头癣感染的菌种及毛发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癣等类型。侵犯头发内部结构的真菌感染称为发内
型,不侵犯头发内部结构的真菌感染称为发外型。
    头癣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者患病动物而感染。特别是当头发受到损伤后更易被感染,生活中理发工具带带菌率最高,未消毒的理
发工具可造成头癣的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及儿童集体单位中容易引起感染和流行。我国近年来养宠物者增多,因接触患癣病的狗、猫等动物而感染的头癣亦随
之增多。
    (1).黄癣
    黄癣是由许兰氏毛癣菌引起的头发头皮感染所致的真菌病;俗称"秃疮""瘌痢头"。此菌还可侵犯光滑皮
肤、指(趾)甲、呼吸道、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导致这些部位的感染,分别称为体黄癣、甲黄癣、内脏黄癣等。该病在我国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山区流
行较广,现在经大力防治,发病率已明显减少。
    (2).白癣
    白癣亦称"蛀毛癣",主要是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犬(狗)小孢子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所引起的带有菌鞘的头癣。患者多有与猫、狗等动物接触史。白癣只感染儿童,多在儿童集团单位如幼儿园、托儿所、小学校中流行。偶可感染成人。

    (3).黑癣
    黑癣是由毛发癣菌属的亲人性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癣,常为散发或流行。在我国,主要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属发内型头癣病原菌)所引起。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病程缓慢,可自幼发病,延续多年。
    (4).脓癣
    较少见,是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鸡禽类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等动物性或亲土性的真菌所导致的皮肤癣菌病。脓癣起病急而病程较短,一般仅数月,愈后可有萎缩性疤痕。脓癣忌切开引流。

    2、手足癣
    手足癣是致病真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手癣和足癣。手癣是发生在手掌和指间
的皮肤癣菌感染,也可波及手背。足癣主要发生在足跖部及趾间,也可延及足背及踝部。足癣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手癣。仅累及手足背部的环形或多环损害,属体癣范
畴。
    手足癣的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样菌等。手足癣的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足癣的传播主要通过浴盆、鞋袜等途径,而足癣(又称脚气或脚湿气,臭田螺)又是自身手癣(又称鹅掌风)的重要传染源。
    
手足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直接或间接传播。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实践证明不论用何种药物都应耐心坚持治疗1~2月,对伴发细菌性感染或病久湿疹
样变者应作相应处理。手足癣一般不需内服药治疗,外用药如皮宝霜、消炎癣湿药膏、达克宁霜、孚琪软膏、环利软膏、水杨酸软膏、脚气粉、脚癣一次净等,均可
酌情使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经常洗足,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不共同拖鞋、毛巾,对使用过后鞋袜、脚布等煮沸或暴晒消毒。
    3、体癣和股癣
    体癣是平滑皮肤(除手与足掌跖、毛发、甲板、阴股部以外的皮肤)上的浅层真菌感染。股癣是特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的皮肤真菌感染。瘙痒明显,常见于夏季及炎热潮湿地区。体癣多与直接接触癣病患者、病畜,或间接接触污染物有关。

    体癣,中医称"圆癣"、"钱癣"。股癣,中医称"阴癣"。
    体癣和股癣好发于夏季及温暖潮湿地区,治疗以外用药为主,临床多种抗真菌制剂可酌情选用,中药如土槿皮酊、雄黄膏或其他洗剂也可酌情选用。但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家中或集体中有癣病的患者应及早根治。
    4、甲癣
    甲癣又称灰指甲,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致的病变。而甲真菌病是指由非皮肤癣菌及酵母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大多见于营养不良的指(趾)甲。甲癣多来源于手癣或其他部位癣病,少数可由外伤所致。

    初起时多为单个甲起病,逐渐累及其他甲,严重时十个指(趾)甲全部受累。甲板被感染后,就可形成裂纹、表面不平,松散,变脆或增厚,失去
光泽,变成棕色或黑色。甲下可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使甲板与甲床分离,前端呈蛀样,破裂缺损,颜色为污白色或灰白褐色。严重时甲断裂,仅剩根部残余,甚至
全甲毁坏殆尽。偶可继发化脓性甲沟炎。
    甲癣是皮肤癣菌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甲病。病程极为缓慢,常需多年才能累及大多数趾(指)甲。若不治
疗,可迁延终生。临床治愈后还可能复发。甲癣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因甲板较厚,外用药不易透入,一般难以治愈。而内服抗真菌药需长期、较大量使用,对肝脏又
有一定毒性,因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近年来,多种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出现,给甲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可以较短期地应用而达到较好的疗效。
    5、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中医称"紫白癜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慢性皮肤浅层真菌感染,皮损以糠秕样鳞屑,伴色素增加或减退为特征。该菌正常
情况下在皮肤腐生,特殊情况下可致病。最常见的诱因为高温和多汗。炎热季节,如夏季多发,皮损多位于汗腺囊丰富部位,故俗?quot;汗斑"。有时糠秕孢
子菌还可以引起毛囊炎性损害,称为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糠秕马拉色菌具嗜脂性,因此皮损多分布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此菌能产生对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二羧酸,从而使花斑癣损害呈现色素减退。
    花斑癣一般发于夏季,皮损多位于汗腺丰富处,目前常用的外涂药以软膏剂为主。花斑癣易复发或再感染,故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患者使用过的内衣、内裤、汗衫、枕套、床单、被罩等用品应煮沸消毒,或用福尔马林熏蒸。
    6、癣菌疹
    癣菌疹是指机体对皮肤癣菌或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在病灶以外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变可呈局限性,亦可呈广泛性表现,是一种继发的皮肤过敏反应性皮疹,常继发于真菌感染之后,如继发于足癣之后。

    癣菌疹又称疹形反应,与病原菌的种类有关。患者原有癣病灶处于活动期时发病。致病菌多为亲动物性真菌,如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
癣毛癣菌等。癣菌疹的发生与局部癣病的炎症程度亦有密切关系,局部炎症越明显,发生癣菌疹的可能性就越大。癣菌疹病情的轻重程度与个体变态反应的强弱成正
比。癣菌疹属中医"脚丫毒"等范畴,是由于湿困脾胃、热阴经络或湿热相搏、肉腐成脓而发病。
    癣菌疹是一种继发性皮疹,因对皮肤癣菌或代谢
产物过敏所致,故应选用适当的抗组胺药进行治疗。需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对继发疹对症处理。全身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此外,汗泡疹型癣菌疹,可外涂湿毒膏,
也可用银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白藓皮、马齿苋、蛇床子等煎汤外洗。
    7、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的真菌(白色珠菌为主)引起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
病。分原发和继发感染两类,后者最为常见。白色念珠菌主要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胃肠道、肛门、阴道、皮肤等处。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深部真菌病之
一。念珠菌病属中医"鹅口疮"、"夹口疮"等范畴。
    在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与其他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机体有足够的免疫力阻止白念珠菌的
侵袭,所以一般不致病。当机体衰弱,或患糖尿病、肿瘤等,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打破了这种平衡后,白念珠菌就会在局部大量
生长繁殖,由酵母相转变为菌丝相,导致感染。特别是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白念珠菌可进入体内,引起系统性甚至播散性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为:口腔念珠菌病、阴道炎及阴茎龟头炎、擦烂性念珠菌病、甲沟炎及甲真菌病、尿布皮炎、慢性皮肤念珠菌病以及系统性念珠菌病。
    由于本病属条件致病菌感染,患者多有潜在的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诱因,故防治本病首先应从根本上着手,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

    念珠菌病是一种真菌感染的皮肤病,以继发感染为多见,因此防治应从根本着手。治疗念珠菌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易诱发本病的原发疾病,如糖
尿病、天疱疮、类天疱疮、恶性肿瘤及其他慢性消耗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注意口腔及阴部的卫生,对皮肤皱褶部位(尤其是肥胖多汗
者)应保持清洁干燥。
    8、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内脏及其附近的淋巴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本病病程缓慢,大多预后良好。偶可播散至内脏和骨骼。

    孢子丝菌常腐生于各种植物、土壤、朽木等处。多因外伤后接触污染的土壤和带菌的花草,或生锈的铁丝电线等,使病原菌直接进入皮肤而引起感
染。故农民、矿工、造纸厂工人、园艺工作者均易发生本病,多见于男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很少见。当孢子丝菌由损伤的伤口进入组织时,即可引起局部化脓病
变。当本体抵抗力增强,损害局限于侵入部位,称为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沿淋巴上行蔓延,成带状分布者,称为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少数病人因抵抗力很低可
由血液环扩散到全身,引起系统性孢子丝菌病。


第四节 动物性皮肤病


    1、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传染性强。疥虫又名疥螨,疥虫离开人体能生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或传染给动物。而寄生于动物体内的疥螨与人接触后也传染给人,但症状轻微。
    中医称为疥疮,俗称"疳疮"、"闹疮"等。认为:"疥疮多生于手足,及至遍体"、"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此系由皮肤受风邪热气所致也"。
    
疥疮由疥虫所致。疥螨全部生活在宿主皮肤角质层其自掘的"隧道"内。从卵发育成成虫,需7~14天。疥螨的致病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虫体直接的机械刺激作
用和挖掘隧道,其二是由于疥虫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毒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可导致皮肤瘙痒。宿主对疥螨的免疫应答以体液免疫为主。
    瘙痒(奇痒)为其主要症状,且夜间加重,常影响睡眠,瘙抓后可引起表皮剥脱和出血,以及抓痕、血痂、点状色素沉着,湿疹样变、脓疱等改变。也易继发感染而发生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等并发症。
    
疥螨常寄生于皮肤较薄而柔软的部位。其中以手指缝处最为重要,也可累及其他部位,头面和掌跖一般不受侵犯。接触后传染性大,蔓延迅速,往往在家庭和集体中
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疥疮列入性传播疾病范畴。冬季多见,病程缓慢,若不及时治疗,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每冬复发。
    疥疮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解放后曾被消灭过,近几年又广泛流行。因而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注意,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总的方法是中西医结
合治疗。目前西医药治疗效果较好的有易舒特、疥灵霜等,或用10%~20%硫磺软膏外搽,对预防结节性疥疮有较好的疗效。中草药可用鲜菖蒲全草
150~200克,洗净煎水外洗,连用2~3天,即可痊愈,对于结节性疥疮也可用蛇床子、地肤子、五倍子、苦参、鱼腥草、徐长卿、大枫子、莪术、甘草煎火
外洗。疥疮病人应立即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他人。患者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罩、枕巾、枕套、床单等需煮沸或在太阳下曝晒杀虫。
    2、蜂螫伤
    
蜂螫伤是指由蜜蜂、黄蜂(蚂蜂)、大黄蜂、土蜂尾部的毒刺刺伤皮肤所致。蜂类尾部的毒刺均与毒腺相连。螫入后,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引起局
部或全身反应。经蜂刺螫后,局部立即有明显的灼痛和瘙痒,刺螫处有小出血点,很快红肿,甚至起疱。一般无全身症状,若同时被多数蜂螫,可引起大面积肿胀,
偶可坏死,并可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症状。若被大黄蜂螫伤,可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甚可死亡。黄蜂螫针无倒钩,螫后可回缩继续螫人。
    
对于被蜂螫伤的病人,应立即处理伤口,吸出毒汁,或给予抗过敏治疗,口服抗组胺药有扑尔敏、息斯敏、敏迪、开瑞坦、斯特林等,可酌情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如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可用于重症患者。医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病情轻重给予治疗。养蜂人取蜜时,应戴面罩、手套。切勿追捕蜂群及戏弄蜂窝,
尤其是黄蜂。蜜蜂雄蜂无毒刺,雌蜂交尾后的毒刺退化,但工蜂蛰人,故勿捉抓采蜜时的工蜂。
    3、虱病
    虱病是由虱寄生于人体叮咬皮肤所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虱子,在人体皮肤上以刺吸人血为生,除可引起瘙痒性皮疹影响工作及睡眠外,某些虱子如体虱又可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媒介,如传播斑疹伤寒,回归热;阴虱,通过性接触也可使人致病。

    本病的病原虫是虱,虱是终生不离宿主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由于直接接触而致,但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如梳篦、帽子、衣被等)而传染。根据虱的形态、习性和寄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头虱病、体虱病及阴虱病。
    虱病由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染,治疗必须杜绝感染源。头虱患者,尽量剪短头发或剃除头发,勤洗头发,或用百部酊外洗;体虱患者应勤洗澡,所用之物须进行消毒;阴虱患者,最好剃去阴毛,用苦参煎水外洗。

    4、毛虫皮炎
    毛虫皮炎是指由于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或毒毛释放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性反应性皮肤病。在我国,常见的致病毛虫有桑毛虫、茶毛虫、松毛虫及刺毛虫。
    (1).桑、茶毛虫皮炎
    
由于桑或茶毛虫毒毛刺伤皮肤所引起的皮炎,称桑毛虫皮炎或茶毛虫皮炎。此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通过毒毛内含有的毒液对皮肤的原发性刺激作用,而不是毒毛本身
的机械作用。治疗上应尽早消除皮疹上的毒毛,局部外搽消炎止痒药,或鲜马齿苋捣烂外敷。尽量避免搔抓,酌情内服抗组胺药。
    (2).松毛虫皮炎
    
松毛虫皮炎主要是由于松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松毛虫幼虫体上有大量毒毛,当毒毛刺伤皮肤后,其中含有的毒液即可进入皮肤而致病。发病机理
多因参加农林业劳动直接接触虫体上的毒毛所引起,少数是通过接触被毒毛污染的柴草、肥料或水源而发病。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痒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外搽具止痒
作用的洗剂,必要时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3).刺毛虫皮炎
    本病是由于刺蛾幼虫的毒刺刺伤皮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刺
毛虫俗称"洋辣子""八角毛",刺毛虫体上有大量毒刺,当刺伤皮肤后,其刺中的毒液即可进入皮肤而致病。刺毛虫皮炎的治疗应以局部处理为主,被叮咬后,可
用消炎止痒药外涂,严重者可服用抗组胺药,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扑尔敏等。治疗期间避免搔抓,以防止继发感染。
    5、蚊虫叮咬
    蚊虫种类很多,它不仅可以叮人吸血引起皮肤损害,而且可传播多种疾病,如脑炎、黄热病等。蚊虫在夏秋季节盛行,夜间活动为甚,蚊有典型的刺吸型口器,雄蚊不吸血,雌蚊吸血时以口刺器部分刺入皮肤,分泌唾液,以防血液凝固。
    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痒为主。可外用山宝皮宁酊、六神花露水、清凉油等。


第五节 物理性皮肤病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chanhk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