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有關蛋白質在腦部如何運作的基礎研究,最終可能惠及中風病人。

    首席研究員張明傑教授解釋說,腦部的訊號是由多種神經傳遞介質傳達的。神經傳遞介質的接收依賴於神經受體和離子通道,而這些受體和離子通道又被多種構架蛋白集合成大分子量的多蛋白複合體。

    張教授研究的是構架蛋白如何構建腦細胞訊號傳導複合體的結構和生化基礎。他指出這項研究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有助瞭解腦細胞訊息傳遞的過程,更在於可為治療諸如中風之類的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開發提供指引。

    研究的第一步是解析出各種構架蛋白分子的結構,以及理解它們為何在控制腦細胞活動時行使特殊功能。利用核磁共振儀,研究人員可以觀察蛋白分子的每一原子,並重建它們的三維立體結構。

    張教授說:「蛋白分子包含數以千計的原子,結構極為複雜。」

    研究人員特別注意PSD-95構架蛋白和一氧化氮合成酶這兩種蛋白分子。一氧化氮合成酶可產生氣體分子一氧化氮。在正常情況下,一氧化氮是腦細胞之間的信使。

在平衡狀態下,所有這些對腦部的正常運作都十分重要,但若出現中風,腦細胞缺氧會導致大量有害的一氧化氮產生,並反過來把腦細胞殺死。

    張教授說:「你要在短時間內恢復腦部的氧氣供應,否則一氧化氮會繼續產生。如果在十小時內不妥善處理病人,其腦部很可能會受到永久損害。」

    研究人員正致力研究如何防止中風病人的腦細胞自我消滅。他們知道PSD-95和一氧化氮合成酶需結合才能產生一氧化氮,因此其中一個方法是在中風後把兩者分隔。

    張教授說:「目前並沒有治療中風的方法,但我們相信我們的研究可以為找出潛在的中風治療法提供重要的科學根據,至少可以減輕中風對人體的損害,甚
至可望治療中風或逆轉中風的損害。」他補充說:「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需要眾多科學家、醫生和製藥公司的共同合作。」




首席研究員

張明傑教授 :mzhang@ust.hk


http://www.ugc.edu.hk/rgc/rgcnews12/Pages/2%20Stroke-C.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chanhk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