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質(Protein),
- 氨基酸(Amino acids),
- 咖啡因(Caffeine),
- 多元酚類(Polyphenols),
-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脂質(Lipids),
- 礦物質(Minerals),
- 植物色素(Plant pigments),
- 維生素(Vitamins),
- 揮發性成分(Volatile constituents),
- 有機酸(Organic acids).
它們每種都各有其獨特的功效. 請在以上的選擇欄查閱各成份的功效.
1. 蛋白質 |
|
乾物量中% |
15-23 |
可溶分中% |
1-2 |
與品質之關係 |
不易溶於熱水,故茶湯中含量甚少,對品質無重要關係.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有少部份水解產生氨基酸. |
備註 |
-- |
*** 附註: |
|
1. |
本表所列為茶菁(或綠茶)之成分組成. |
|
|
2. |
生葉中約含有75-80% 之水分,乾物量占20-25%.成茶之水分含量則為3-5%. |
|
|
3. |
茶葉中可溶分約佔乾物量35-40%,以常法泡茶約可將80-90%之可溶分抽出. |
2. 氨基酸 |
|||||||
乾物量中% |
2-4 |
||||||
可溶分中% |
5-10 |
||||||
與品質之關係 |
|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茶葉中含有二十餘天然之氨基酸,而以茶胺酸(Theanine)之含量特高,約占60%,其次為麩胺酸及天門冬酸,各約占12%及8%,其他氨基酸含量較少. |
3. 咖啡因 |
|||||
乾物量中% |
3-4 |
||||
可溶分中% |
8-10 |
||||
與品質之關係 |
|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在製造過程中含量變化不大. |
||||
備註 |
除咖啡因外,茶葉中尚含有其他嘌吟(purine)類物質,唯含量甚少,與品質無重要關係.在茶葉中之咖啡因因與多元酚類結合.生成複合物.不但使多元酚類之收歛性降低,本身之茶味也減輕,對人體有提神醒腦,鬆弛肌肉,平衡體液等效益,而無不良之副作用. |
4a. 多元酚類(Polyphenols) |
||||||||||||
乾物量中% |
15-30 |
|||||||||||
可溶分中% |
40-50 |
|||||||||||
與品質之關係 |
俗稱茶單寧(Tea tannins)占多元酚類之80%,具有苦澀味及收歙性,且大部份溶於茶湯中,故影響茶湯之水色滋味甚鉅. |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在茶葉醱酵過程中.作為氧化酵素(polyphenoloxidase)之基質,進行氧化縮合等反應,生成Theflavins |
|||||||||||
備註 |
|
4b. 多元酚類(Polyphenols) |
|
乾物量中% |
2-4 |
可溶分中% |
6-11 |
與品質之關係 |
可溶於水,微帶收歛性,與茶湯之色澤有關.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在製造過程中略減少. |
備註 |
紅茶中約含有: Theaflavins 1-2%(茶黃質) |
4c. 多元酚類(Polyphenols) |
|
乾物量中% |
1-3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可溶於茶湯中,與成茶茶湯及葉底之色澤有關.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在製茶過程中幾乎全被氧化,紅茶中沒有Flavandiols存在. |
備註 |
-- |
4d. 多元酚類(Polyphenols) |
|
乾物量中% |
3-5 |
可溶分中% |
8-14 |
與品質之關係 |
可溶於水,微帶收歛性.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在製茶過程當中,含量略為降低. |
備註 |
包括1-2%之Theogallin |
5a.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4 |
可溶分中% |
11 |
與品質之關係 |
易溶於水,因具有甜味,故與品質有關.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在製茶過程中由於呼吸作用等,有一部份澱粉質水解,類亦發生代謝變化.果膠質也有分解之現象. |
備註 |
僅糖類可溶於水其他均不易溶於茶湯中,故營養價值不大. |
5b.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4-7 |
可溶分中% |
0.5-1 |
與品質之關係 |
少量溶於水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5c.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1-2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不溶於水.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5d.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13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粗梗老葉中含量較高,品質較差.不溶於水.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5d.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7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不溶於水,粗梗老葉中含量較高,品質較差.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5d.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6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不溶於水,粗梗老葉中含量較高,品質較差.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5e.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
|
乾物量中% |
7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不溶於水.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6. 脂質(Lipids) |
|
乾物量中% |
2-3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難溶於水,對品質無重要關係.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貯存後雖有少量水解,產生脂肪酸可溶於水,但含量甚少,營養價值很小. |
7. 礦物質(Minerals) |
|
乾物量中% |
5 |
可溶分中% |
10 |
與品質之關係 |
--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 |
7a. 氟 |
|
乾物量中% |
3.2-2.60ppm(av.100ppm)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大部份可溶於熱水,對牙齒的保健甚為有益. |
7b. 其他無機鹽類 |
|
乾物量中% |
-- |
可溶分中% |
-- |
與品質之關係 |
-- |
在製茶過程之變化 |
-- |
備註 |
茶葉中含有甚多種之無機鹽,可補充人體所需之礦物質,其成分甚為複雜,以鉀,錳,銅等較重要. |
8. 植物色素(Plant |
|
乾物量中% |
-- |
可溶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