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王某,男,61歲。腦血栓形成,左側半身不遂,言語澀,氣短乏力,素體虛弱,舌質紫黯,苔白,脈細澀。辨證為氣虛脈絡阻滯之證。宜益氣活血通絡為法,以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耆、赤芍、當歸、地龍、桃仁、紅花、川芎、石菖蒲、遠志、牛膝;配合常規治療。半月後能扶杖而行,餘症改善而出院。囑續服補陽還五湯,加強功能鍛煉,鞏固療效。

http://www.aptcm.com/aptcm/21.nsf/ByUNID/66D1773E1C98048A48256D5800294B2F?opendocument

淺談黃耆在臨床上的運用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何啟揚 冼 冰
(海南省中醫院 海口 570203)
黃耆,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功能助陽氣、固皮表、補中氣、升清氣、托瘡毒、利小便。張元素謂其功用有五: “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聖藥五也。”筆者現結合個人臨證體會,就黃耆在治療以氣虛為主的疑難病症中的運用體會介紹如下。
1 益氣升陽除熱
益氣升陽除熱,即甘溫除熱法,乃李東垣所創。他有感於當時醫家以外感治一切發熱證而提出這一觀點。《內外傷辯惑論》:“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病,茍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癒。”並指出“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內傷發熱,為內傷不足,脾胃之氣損傷,陰火內生則熱,治宜益氣升陽,陽氣升發,則陰火下潛而熱自退。
例1:李某,男,45歲,工人,於2000年6月20日就診。患者惡寒發熱,體溫38~39.5℃,曾在當地某醫院住院治療,查:肝腎功能、血和小便常規、肥達氏反應和外-斐氏反應均正常,血培養未見細菌生長,曾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刻診:時見發熱,神疲,面色少華,言語乏力,舌質淡,紅苔白,脈數大而中空。辨證為內傷發熱。以益氣升陽除熱為治法,予補中益氣湯加黃芩、地骨皮、青蒿。3劑後熱減,6劑後熱退。續服3劑,鞏固療效。
2 益氣固表止汗,防感冒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陽虛不能衛外,玄府不密,藩籬失守,則陰津外泄,病者常自汗而畏風。藥用玉屏風散。該方不僅能治表虛自汗,而且還能預防氣虛之感冒,對於體弱表虛易患感冒之患者尤為適宜。柯韻伯《名醫方論》云: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救治風者,不患無以驅之,而患無以禦之;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何則?發散太過,玄府不閉故也。昧者不知托裡固表之法,遍試風藥以驅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邪氣留連,終無解期矣。…然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合,惟黃耆能補三焦而實衛,為玄府御風之關鍵;且有汗能止,無汗解發,功同桂枝,故又能除頭目風熱大風癩疾,腸風下血,婦人子臟風,是補劑中之風藥也。”
例2:劉某,女,40歲,幹部,1999年4月3日就診。3年來常自汗,近半年加重,稍事活動汗出不止,神疲乏力,舌質淡苔白,脈虛。辨證為衛氣不固、陰津外泄。治宜益氣固表、斂陰止汗。藥用:黃耆、白朮、防風、龍骨、牡蠣、麻黃根、紅棗、浮小麥、糯稻根。5劑後,汗少,精神好轉;再服5劑,汗止。續服玉屏風散,鞏固療效,一月後活動亦不自汗出。
3 益氣化瘀療癱,通痹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黃耆功在補氣,氣旺則血行。《醫林改錯》對中風病出現半身不遂症候,認為“元氣虧損是其本源”,“元氣歸並”導致“半身無力”。王氏認為,元氣藏於氣營之內,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坐行轉,全仗元氣,若元氣足則有力;元氣衰則乏力;元氣絕則死矣。當元氣一虧,經絡空虛則氣血一邊歸並,即為上述的“元氣歸並”導致“半身無氣”,半側肢體不得濡養而出現半身不遂。重用黃耆大補元氣以治其本,配以桃紅、紅花活血以治其標,標本同治,益氣化瘀,半身不遂得以恢復。
胸痹之證有虛實之分,病因病機有痰濁、寒凝、血瘀,但均以氣虛為基礎。臨床上以氣虛血瘀者不少,筆者根據補陽還五湯之理,用於治療氣虛血瘀之胸痹,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例3:王某,男,61歲。腦血栓形成,左側半身不遂,言語澀,氣短乏力,素體虛弱,舌質紫黯,苔白,脈細澀。辨證為氣虛脈絡阻滯之證。宜益氣活血通絡為法,以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耆、赤芍、當歸、地龍、桃仁、紅花、川芎、石菖蒲、遠志、牛膝;配合常規治療。半月後能扶杖而行,餘症改善而出院。囑續服補陽還五湯,加強功能鍛煉,鞏固療效。
4 益氣生津止渴
消渴主要是陰津虧損,燥熱偏勝所致,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且陰虛燥熱日久,陰損及陽,.....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chanhk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